产品详情
西藏某机场在使用近40a后其道面板接缝出现严重破损,减少了机场的服役寿命.为了降低道面接缝破损引起的耐久性问题,采用纤维混杂微膨胀混凝土技术,将道面板尺寸由4m×4m增大至4m×8m(大板),并通过在大板内部埋设混凝土应变计测量了其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尺寸面板早期未出现开裂,在其内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微膨胀效应;新型道面作用机理为氧化镁膨胀剂水化产生的膨胀能与纤维的物理约束共同作用,从而提高了混凝土自身抗变形能力.管道压浆水泥凝固时间
武汉鑫桥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为您带来:预应力孔道压浆料的发展历程;
24小时服务电话:15327196886(何工)在国内,早期预应力孔道灌浆所使用的传统压浆料一般为纯水泥浆,施工时,采用水泥、水、减水剂、膨胀剂等进行现场配制。现场配制的灌浆料必须满足:水灰比为0.40~0.45,掺入适量减水剂,可以把水灰比减小到0.35;压浆料泌水率不得超过3%,泌水应在24h内重新被灰浆吸收;压浆料的粘稠度应控制在14-18s;压浆料在凝固前具备一定的膨胀作用;压浆料试块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现场采用水泥、各种外加剂和水配制压浆料,通常存在各种外加剂兼容性不良、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差等问题,造成孔道灌浆存在以下严重问题:(1)浆体质量稳定性差、流动性差、流动损失快,体积稳定性汪良;(2)新拌浆体泌水大,易离析分层、浆体中微沫多,流动性不好,凝结时间不适中,浆体压浆时往往不顺畅,易堵管,施工速度慢,孔道也很难成饱满状态等;(3)硬化后浆体不密实,气泡、针隙类空隙多,与预应力筋粘结不实,浆体中甚至有断纹,孔道不饱满,高点外浆体起粉等。上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而且直接关乎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使用。
国内对现场配制的传统压浆料进行了一定的改善,采用水泥、水和多种外加剂进行配制,有效解决现场各种外加剂兼容性不良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各个地方用于生产水泥的原材料不同,生产出来的水泥差异性很大,因而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的问题仍然存在。
研究表明复合材料预紧力齿连接接头具有良好的静力性能,但对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还没有深入研究。主要针对不同预紧力下的接头进行了大量疲劳试验,首先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预紧力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然后分析了滞回曲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滞回曲线与接头疲劳损伤累积的关系;后通过对试件疲劳断口的观察和分析,初步探究了接头的疲劳破坏机理。
在国外,孔道灌浆现场使用的压浆料通常为预拌商品压浆料,预拌商品灌浆料是工厂化的产品,事先通过试验设计,然后在工厂配成均匀的粉体,包装成袋,在施工现场只需按说明加水搅拌成浆体即可。采用预拌商品压浆料可以有效解决各种外加剂兼容性不良、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差等问题。
于2011年8月1日国内JTG/T F50-201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1] 的实施对压浆浆体性能各方面指标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场预拌根本就不能再符合要求,终被淘汰。以重庆博锐达建材有限公司等新型建筑材料企业研发的预拌商品压浆料逐步占领市场。显然国内的压浆技术水品随着大弧度提高能更好的是保护预应力纲筋不外露而遭锈蚀,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安全;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有良好的粘结,保证它们之间预应力的有效传递,使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
通过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压(MIP)和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了砒砂岩地聚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反应产物及微观结构,讨论了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对砒砂岩地聚物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和养护龄期对砒砂岩地聚物材料的抗压强度、孔隙结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粉煤灰掺量为13%(质量分数)时,砒砂岩地聚物材料的90d抗压强度可达20.3MPa,其孔隙率减小,孔隙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砒砂岩地聚物材料的反应产物主要为无定型水化硅铝酸钙类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