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遵义14#镀锌工字钢高频焊接
规格 |
高度 |
腿宽 |
腰厚 |
理重 |
10# |
100 |
68 |
4.5 |
11.261 |
12# |
120 |
74 |
5 |
13.987 |
14# |
140 |
80 |
5.5 |
16.89 |
16# |
160 |
88 |
6 |
20.513 |
18# |
180 |
94 |
6.5 |
24.143 |
20#a |
200 |
100 |
7 |
27.929 |
20#b |
200 |
102 |
9 |
31.069 |
22#a |
220 |
110 |
7.5 |
33.07 |
22#b |
220 |
112 |
9.5 |
36.524 |
25#a |
250 |
116 |
8 |
38.105 |
25#b |
250 |
118 |
10 |
42.03 |
28#a |
280 |
122 |
8.5 |
43.492 |
28#b |
280 |
124 |
10.5 |
47.888 |
30#a |
300 |
126 |
9 |
48.084 |
30#b |
300 |
128 |
11 |
52.794 |
32#a |
320 |
130 |
9.5 |
52.717 |
32#b |
320 |
132 |
11.5 |
57.741 |
32#c |
320 |
134 |
13.5 |
62.765 |
36#a |
360 |
136 |
10 |
60.037 |
36#b |
360 |
138 |
12 |
65.689 |
36#c |
360 |
140 |
14 |
71.341 |
40#a |
400 |
142 |
10.5 |
67.598 |
40#b |
400 |
144 |
12.5 |
73.878 |
40#c |
400 |
146 |
14.5 |
80.158 |
45#a |
450 |
150 |
11.5 |
80.42 |
45#b |
450 |
152 |
13.5 |
87.485 |
45#c |
450 |
154 |
15.5 |
94.55 |
56#a |
560 |
166 |
12.5 |
106.316 |
56#b |
560 |
168 |
14.5 |
115.108 |
56#c |
560 |
170 |
16.5 |
123.9 |
63#a |
630 |
176 |
13 |
121.407 |
63#b |
630 |
178 |
15 |
131.298 |
63#c |
630 |
180 |
17 |
141.189 |
30特工字钢 又称30异工字钢 或30t
工字钢30特是专为葫芦式起重机设计的工字钢,下翼缘加厚,便于葫芦跑车在上运行,其具体尺寸见图:
规格 |
高度 |
腿宽 |
腰厚 |
理重 |
30t |
300 |
128 |
12 |
64.6 |
所有来到井下的新工人一个个都静无声息。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将要长年累月工作的地方。一旦身临其境,他们才知道,一切都不是幻想中的。真正严峻的还在后面。
他们即刻被带进大巷道,沿着铁轨向没有尽头的远处走去。地上尽是污水泥浆,不时有人马趴惯倒。什么地方传来一股屎尿的臭味。
走出长长的一段路后,巷道里已经没有了灯光。
安检员从岸壁上用肩膀接连扛开了两扇沉重的风门,把他们带进了一个拐巷。
一片寂静。一片黑暗。只有各自头上矿灯的一星豆光勉强照出脚下的路。这完全象远离人世间的另一个世界。当阿姆斯特朗第一脚踏上月球的时候,他感受也许莫过于此。
接连跋涉一百米左右的四道很陡的绞车坡,然后再拐进一个更小的坑道。这时,人已经不能直立了。各种钢梁铁柱横七竖八支撑着煤壁顶棚。不时有沙沙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整个大地似乎都摇摇欲坠。
这时候,所有行进中的新工人都不由惊恐地互相拉起了手,或者一个牵着一个的衣角。
严酷的环境一刹那间便粉碎了那些优越者的清高和孤傲。
他们明白,在这里,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无法生存的。而煤矿工人伟大的友爱精神也正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掌子面上。
这里刚放完头茬炮,硝烟还没有散荆煤溜子隆隆地转动着。斧子工正在挂梁,攉煤工紧张地抱着一百多斤钢梁铁柱,抱着荆笆和搪采棍,几乎挣命般地操作。顶梁上,破碎的矸石哗哗往下掉。钢梁铁柱被大地压得吱吱嚓嚓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天啊!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工作!危险,紧张,让人连气也透不过来。光看一看这场面,就使人不寒而粟!
他们一个个狼狈不堪,四肢着地爬过柱林横立的掌子面。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熬到上井以后,大部分人都绷着脸,情绪颓败地通过暗道,在矿灯房交了灯具,去浴池洗澡、换衣服。那身刚才还干干净净的工作衣,现在却象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似的。白净的脸庞都变成了古戏里的包公。
尽管这次参观弄得众人心绪纷乱,但这对他们是必要的。他们应该尽早知道,这就是煤矿。这里需要的是吃苦、耐劳、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不是弱者的职业,要的是吃钢咬铁的男子汉!
回到宿舍以后,少平看见,那些一直咋咋唬唬的干部子弟们,此刻都变得随和起来。有人开始给他递上了纸烟。两个钟头的井下生活,就击碎了横在贫富者之间的那堵大墙。大部分人直至现在还都脸色苍白。有个可怜的家伙已经趴在缎被子上哭开了。
少平的心情是平静的,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把一切想的很好。说实话,在他看来井下的生活也是严酷的。
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已经有过一些吃苦受罪的经历,因此对这一点在精神上还是能够承受的。是啊,他脊背上被石块压烂的伤疤,现在还隐隐作疼!他更多的是看到这里好的一面:不愁吃,不愁穿,工资高,而且是正式工人!第二天,新工人都参加了考试。
试题很简单,比如什么叫柱子,瓦斯高了征兆有哪些,瓦斯对矿井的危害是什么等等。
还有一道发挥题,让自己谈谈如何为煤矿做出贡献,所有这些考题学习时都反复讲过。
有些准备离矿不干的人以为等上了好机会,故意胡答一通,心想考试过不了关正好有借口逃出这该死的地方。这样回去也能给父母亲大人和朋友们有个交待,总比偷跑回去强。是呀,父母扯旗放炮走后门把他们送来,家乡年轻的朋友们又热烈祝贺他们正式被招了工,怎好意思偷跑回家呢?好,考试得个零蛋最好!什么叫柱子?柱子就是拐杖!
但是,两天后矿部大门前张榜公布,所有的人都被“录缺了,而且成绩竟然都在七十分以上!
孙少平却以一百分的满分名列榜首——他也许是唯一认真对待这场考试的。
在正式下井之前,全矿招收的新工人中跑了二十多人。少平宿舍里也跑了一个。
但大部分人没有跑。到了这个年龄,人就有了自尊心;再艰难,也得强打起精神,准备承受人生最初的考验。
下井干活这一天,在区队例行的班前会上,少平意外地和那晚给他半瓶醋的王师傅坐在了一条板凳上。现在他知道师傅叫王世才,是全区出名的斧子工,采煤一班班长。更巧的是,他就分在了一班,而且就给王师傅当徒弟。能作为班长的徒弟,多半是因为他考试考了第一名。
这使少平异常高兴——他不仅和王师已经熟识,同时知道他是个很好的人。一个新工人初到井下干活,遇个好师傅多么重要啊!
可是,跟王师傅的另一个徒弟却是一个粗鲁不堪的家伙。他叫安锁子,是前几年招收的工人,因此在少平面前也是老资格了。
在掌子面上,每班都有七八个煤荐。斧子工就是茬长,一股两个攉煤工跟一个斧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