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 > 机电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轴承”背后的“大梦想”

  在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里,有一个以全国劳动模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冰命名的“王冰创新工作室”,2017年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王冰已经与轴承打了37年交道,小小的轴承寄托了她的科技强国梦。

  作为中国轴承工业冷加工技术专家、中国轴承工业科技专家、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王冰带领团队创新功能集成型专用轴承设计制造方法,为轴承行业解决多品种小批量轴承开发和生产管理老大难问题闯出了新路,为缓解我国高端装备专用轴承长期依赖进口并受价格、交期、服务等多方制约局面作出了贡献。近年来,王冰先后荣获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标兵、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十大南粤女工匠)、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誉为广东省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

  高质量轴承走出自主科技创新之路

  “小的时候想当兵,后来国家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理工科。”1978年,高考刚刚恢复不久,还在读高一的王冰就报名参加了高考。最终,她顺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就读她梦寐以求的机械工程专业。

  1982年大学毕业,王冰被分配到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这是当时中国轴承行业唯一一所国家级研究所,也是她梦想启航的地方。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王冰主攻高尖特军用轴承技术,她加入了研制卫星姿态控制动量轮的课题团队,其研发的姿态控制动量轮随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升空入轨,并在调控卫星姿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王冰的职业生涯出现转折。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她与丈夫一同南下,双双进入中山市轴承总厂。1999年,王冰所在的中山市轴承总厂改制为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王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成为技术带头人之一。

  由国企转制为民企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改制前的轴承总厂主要生产“大路货”的低端轴承产品和供给国内农机、电风扇、拖拉机等行业的普通轴承产品,效益较差。改制以后,轴承厂迅速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占领市场。

  但当时王冰认为这并不是长久之策,经历了短暂的思考,她找准了创新的发力点。凭借优秀的技术以及对国内外轴承技术动向的掌握,她瞄准了具有较高附加值和较好市场前景的组件式轴承的研发生产。以此为突破点,带领团队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将成组技术引入开发体系,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并将产品精度同步提升了1至2级。60余种产品顺利进入欧美市场,公司转制后的首年订单就超过了200万美元。

  “我们很庆幸当时选对了技术这条道路,否则我们企业就没有今天。”王冰深有感触地说。

  高质量的轴承为企业带来了欧美高端客户,目前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欧美客户已占八成。王冰表示,国际化视野更有利于技术创新。

  改制十余年后的今天,王冰所在公司员工由1000多人减为120多人,其中就包括一个2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创造的价值也从2000多万元激增到6000多万元,成为广东的技术明星企业。王冰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小小一个公司前面却有一条宽敞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机电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企业主营产品/
/阅读下一篇/

华升泵阀:创新驱动品牌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2777文章数 17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仪器仪表相关热点

仪器仪表相关推荐

头条要闻

仪器仪表要闻

仪器仪表资讯

往期仪器仪表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