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 > 机电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在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驳斥“中国产能过剩论”

2024年6月3日,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在肯尼亚《星报》发表驳斥“中国产能过剩论”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几个月出现的所谓中国绿色产品特别是电动汽车“产能过剩”的论调,恐迟滞全球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可能是危险的。那些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的人观点狭隘、以自我为中心,无视更广泛的全球发展利益。

关于中国产能超出其国内需求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万辆,略低于959万辆的产量。这不应被视为产能过剩,而是竞争和技术进步的驱动力。

据国际能源署预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四倍多。目前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巨大潜在需求。作为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国,中国的持续生产活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有人把产能和国际贸易挂钩,认为产品出口多就意味着产能过剩,这是错误认知。把产品出口等同于“产能过剩”,不符合经济常识,也违背全球化发展趋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现阶段主要满足国内市场,出口占总产量的比重很小,2023年仅为12%左右。如果这被叫做“产能过剩”,那德国80%、日本50%、美国25%的汽车出口,难道不是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吗?

在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经济停滞的背景下,中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对全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去年,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出口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其全球吸引力。

这些汽车为车主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满足了全球对环保型交通工具日益增长的需求。2023年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00万吨。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中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响应了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将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有人指责中国通过“不公平行为”抢占全球绿色产品市场份额。事实是,中国的竞争力来自于很早开始且持续进行的研发投入、前沿技术、广泛的配套产业、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而非不公平竞争行为。

在全球化时代,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都有权通过公平竞争在国际市场上角逐。这早已是全球贸易的逻辑。全球绿色产能并非过剩,有能力生产绿色产品的国家应该受到鼓励,而不是被诋毁。

“产能过剩论”的支持者正在阻碍发展,旨在遏制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同时保持他们在相关领域特别是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这种论调是绿色保护主义的借口,也是阻碍中国发展进步的图谋。

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纷纷选择在中国建立工厂和研发机构,从中国富有活力的竞争环境中受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相关行业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中国制造工艺为其带来加速发展和绿色转型机遇。中国企业在阿布扎比承建的太阳能发电厂等项目提升了能源安全,在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工厂为当地带来了投资和就业机会,帮助这些国家建立起绿色产业生态系统。

零和博弈和保护主义思维只会阻碍性价比高的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并减缓全球绿色转型。鉴于气候变化危机的紧迫性,这种立场对所有人都不利。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是一个正和博弈。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更加齐心协力扩大全球贸易与合作,而不是狭隘地无端指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机电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企业主营产品/
/阅读下一篇/

7个月销量突破10万台,两江新区这家车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1114文章数 4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机械相关热点

机械相关推荐

头条要闻

机械要闻

机械资讯

往期机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