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 > 机电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接受哈媒体采访: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2024年5月28日,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接受哈“最佳新闻网”、“商业网”、“国家网”、《实业报》、“今日哈萨克斯坦”网、“传媒网”、“自由精神网”、“信息时代网”、《诚实报》、《今日丝路》等主流媒体采访,介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中哈新能源领域合作现状,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做出巨大贡献,批驳美西方国家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是个伪命题。全文如下:

问: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2024年(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全球首发车达117台,新能源车型278款,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吸引了各国目光;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光电锂”交易也持续火爆,备受各国采购商青睐。大使先生,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答:从20多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就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通过激烈市场竞争,形成了自己的独有优势,包括技术创新优势、产供链优势、市场生态优势。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作为外贸“新三样”,全年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跃升,这源于中国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体现了本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优势及产品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丰富了全球供给,有力推动了全球绿色转型,促进了绿色、数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并不断催生新的技术,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是对全球作出的巨大贡献。

问:近期,美国、欧盟等表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刚刚结束不久的访华行程中,也谈到“产能过剩”,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等领域的巨大产能,对美国企业利益构成挑战。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称,“中国产能过剩最终将冲击世界市场”。大使先生,您对此作何评论?

答:当前,全球产能布局是市场规律和经济全球化共同作用的客观结果,是各国自身比较优势下开展分工合作、优化要素资源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

美西方一些人急于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毫无事实根据,完全是个伪命题,其本质不过是美西方政治炒作和保护主义的借口。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更没有对外输出所谓的“过剩产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的3倍多。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测算也显示,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容量在2030年至少要达到5400gw,是2023年全球总装机量的近4倍、我国总装机量的约9倍。显然,当前新能源产品的全球产能还远未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预计未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新能源产品仍将是市场上的俏货。全球碳减排进程带来的巨大需求,是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向高端转型的原动力。

如果一国的产能超过本国市场需求,就要被指责为“产能过剩”,若这种逻辑可以成立,美国2023年出口9120万吨液化天然气、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美国生产的芯片、汽车、飞机行销全球,也完全适用于“产能过剩”。再比如,2022年德国本土生产了348万辆汽车,其中出口265万辆占比近80%,这是不是也可以说德国“产能过剩”。欧盟车企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有优势地位,目前市场占有率仍然超过20%,如果中国企业寻找海外市场就被解释为产能过剩,那么欧洲企业的产品和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大量存在又该如何解释?

事实是,美国和欧盟一边享受着全球贸易带来的福利,一边又指责中国的正当国际经贸活动,诬称中方造成“产能过剩”,充分反映了美西方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其实质是为其保护主义制造舆论声势,最终目的是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阻滞中国发展进步。在国际经贸交往中,对于以“产能过剩”之名打压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我们坚决反对。这种保护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会带来他们所期待的结果。

问: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可能是最早开展产能合作的国家,两国政府积极构建多层次对接交流机制,推动一大批产能合作项目落地。近年来,吉利、奇瑞、长安等一大批中国汽车品牌也在哈萨克斯坦变得耳熟能详。大使先生,您能否介绍一下当前中哈产能合作,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情况。

答:正如你所说,中哈是产能合作的先行者,两国秉持互利共赢原则,积极加强发展政策对接和协调,走出了一条产能合作的成功之路。中哈产能合作契合双方发展需要,起步早,基础牢固,机制完善,成果丰硕,在世界范围里树立了良好典范。

新能源是中哈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近年来,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两国一批优质新能源合作项目在哈成功落地和运营。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孙水电站、阿克莫拉州风电项目等项目正为哈经济发展和低碳转型提供强劲动力。长安、奇瑞、哈弗等中国品牌汽车不仅丰富了哈消费者选择,而且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

新能源产业代表先进产能,发展潜力巨大。中方愿同哈方一道,紧抓世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政策、标准、投资等领域继续开展建设性合作,推动各自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助力两国经贸、产能等领域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机电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企业主营产品/
/阅读下一篇/

中国(陕西)—韩国汽车产业合作交流会举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1698文章数 46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机械相关热点

机械相关推荐

头条要闻

机械要闻

机械资讯

往期机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