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紧盯新兴产业链,护航新质生产力
中国应急管理报严小娟 沈晨2024-05-24 14:56:07
自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重大部署,江苏省频频推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奋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然而,与新质生产力相伴的各类安全新风险如何防范、新挑战如何应对?江苏省扬州市应急管理局紧盯该市6大主导产业集群和13条新兴产业链(以下简称“6群13链”)重点发展产业体系,探索实施产业链挂钩服务、安全审计、联盟互助等工作机制,全力护航“6群13链”产业体系做强做大。
开展挂钩服务
当好安全顾问
“你们的生产工艺什么样?目前的产值规模怎么样……”4月24日,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董震带领业务骨干、安全专家来到扬州凯迪电源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指导服务。这是董震今年第三次走进该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储能产业链企业开展指导服务。
据悉,6大主导产业集群包括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13条新兴产业链涵盖航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今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服务1条至2条主导产业链。董震挂钩的是储能产业链。
“储能产业是新兴产业,对其安全风险尤其是工艺方面的风险,我们心里不是特别有底。”董震表示,每到一家企业,他都会研究企业的安全风险,提醒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树牢安全理念、规范安全管理,特别是加强外包作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保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挂钩服务不能包打天下,要更多发挥安全顾问作用,统筹协调安全专家等服务资源,组织开展送法、送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入企等服务。”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周长军说,围绕厘清监管边界、明晰安全职责,该市近期以市政府办名义,发文明确氢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光伏与风力发电等21个新业态新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为新兴产业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该局还常态化组织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邀请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专家讲解“6群13链”新技术、新工艺、新政策等知识,推动应急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
聚焦监管对象
逐一上门“把脉”
“污水处理站使用了一些危化品,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需要配备应急洗眼器。”
“好的,我们近期就采买安装到位。”
这是近日扬州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为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服务的一幕。
该局系统梳理“6群13链”产业体系内的企业,将6个产业的16家企业纳入首批监管范围,并于4月启动“一对一”安全服务。
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是扬州市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链骨干企业,目前引进了高分子、细胞培养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自动化率在80%以上。在对该企业的安全服务中,监管执法人员和安全专家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重点检查企业配电房、危化品仓储和有限空间作业等区域,依照国家标准逐点、逐线开展风险隐患排查。
“我们给企业讲清楚隐患的危害性,指导跟进隐患闭环整改,并针对企业风险辨识管控,会同专家给出系统性指导意见。”扬州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三大队大队长夏玉文表示。
扬州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李卫华介绍,对这16家企业的安全服务将贯穿全年,旨在重点摸清企业基本情况、技术工艺、服务需求,从普法宣传、风险辨识、应急演练、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跟踪服务。
推广安全审计
发挥“链主”作用
“监管部门为企业全方位‘体检’,晶澳公司以网格化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科技化推动内部监管更加细致高效。政企之间双向奔赴,对守住安全底线非常管用。”参加了近日举办的扬州市2024年产业链安全审计推广现场会后,扬州阿斯特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总监焦阳说。
当天的活动,扬州市42家晶硅光伏企业共同学习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公司)通过安全审计全面整治提升的典型做法。
新能源产业集群晶硅光伏产业链是“6群13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晶澳公司为龙头。针对晶澳公司产业扩张快、安全风险高的特点,去年11月下旬,扬州市应急管理局组织5名省级安全专家对企业开展了近一个月的安全审计,累计查出问题隐患187项,其中74.9%的隐患属于管理体系和制度机制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审计结束后,对照专家反馈的问题,我们从认知提升、组织转型、过程强化、奖惩升级四个层面进行整改提升。”晶澳公司总经理马爱良举例说,公司将安环部调整为安环管理部,突出专职部门管理职能,并对承包商建立了“安全保证金”管理机制。
周长军表示,该局正着力推动晶澳公司建立全市晶硅光伏产业安全发展联盟,经常性组织链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互帮互助。同时,该局还在“6群13链”的龙头“链主”企业全面推广安全审计工作,深化审计结果运用,筑牢产业安全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