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在清光绪之前用作绘画的瓷板都是平烧的,平置于窑中烧制的瓷板背面会有“砂底”,没有衬子印记。由于受匣钵大小及生产工艺的限制,大也不过是一尺五六寸见方。从传世实物资料来看,光绪年间才出现了竖烧工艺。竖烧板背面有衬子印记,由于烧造工艺的改进,瓷板产品的尺寸也相应增大了;由于突破了烧制工艺的限制,作为独立画种的瓷板画在本质上具有了发展的条件。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
以板面形式与瓷器是陶瓷生产工艺不断完善的结果,无论是早期的瓷墓志,还是后来的空心瓷砖。都为瓷为瓷板烧造奠定了工艺基础。瓷板的出现使瓷板画有了物质条件。从相关资料来看,具有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状,又有绘画艺术形式的瓷板画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出现的。随着烧造技术的提高,它才改变了初被当作镶嵌附件的用途,逐渐成为独立的品种。瓷板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是非常流行,一般官僚、商贾之家都把它悬挂在厅堂或书斋的墙壁上。